■ 观察家
学校停课,其实是应对传染病的常规动作。
近日,上海、天津、浙江金华、宁波等地有学校发出通知:部分学生出现发烧等症状,停课或提前放学。多地教育局或学校回应称,学生们患的是甲流,并非新冠。
此前,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育局发布通报,西湖区某小学一班级共有10位学生出现发热症状,抗原检测阳性,初步考虑为新冠感染。学校根据“乙类乙管”处置预案,停课4天。
事实上,学校一个或几个班级因季节性传染病需要停课几天,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就当前而言,目前停课的班级和受影响的学生,在数量上并不算多,但仍然应该引起重视。
冬春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其中流感表现得比较活跃,再加上诺如病毒、肠炎等传染病也偏爱“春季进校园”,很容易引发传染。不过,流感的一些症状与新冠病毒类似,在认识上容易产生混淆,加之三年新冠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心态,人们有一定担忧也是正常反应。
但看什么都像新冠病毒感染,过度担忧也会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多地学校发布停课通知后,网上各种讨论都有:新一波疫情流行高峰是不是又来了?新一轮停课潮是不是又开始了?新冠病毒“乙类乙管”后,该不该动辄停课?
事实上,流感、诺如病毒也是法定传染病,达到一定数量都可采取停课措施,这也是为了避免大范围传染的必要举措。因此,人们不必看到“停课”二字,就联想到新冠。
新冠病毒感染和流感虽然症状大同,但也存在小异。刀片喉、水泥鼻、鸡毛嗓等,是新冠感染典型症状,其接触史、潜伏期、病程演变都极具“个性”,抗原试剂和核酸检测可以帮助患者快速鉴别。只要做好自身健康监测,就可以及时鉴别自己感染了哪种病症。
另外,人们的应对方式也不能走样变形。不同疾病的治疗药品有很大差异,如果相互混淆导致错误用药,不仅起不到防治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因药不对症而蒙受健康风险。
当然,面对流感、新冠等多种传染病混杂的状态,人们还需要摆正心态。新冠疫情仍未远去,但感染规模大幅变小、病毒毒力逐渐减轻,却是不变的趋势,对此民众要有足够的信心。
掌握更多传染病知识,用更高的健康素养武装自己;将防疫期间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坚持下去;除了按要求接种新冠疫苗,流感疫苗也应该尽量接种;吸取“剩余药无处安放”等教训,不犯跟风囤药的二次错误等。做好这些基础工作,保持好防疫定力,足以应对当前传染病混杂的局面。
□罗志华(医务工作者)
感染流感甲流新冠肺炎 相关新闻加载中上一篇 强化思想引导 全面恢复正常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