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中国商业航天集中爆发,「秘密」刻在火箭箭体上

来源:36氪

中国的商业航天,似乎正在迎来自己的奇点时刻。中国的商业航天,似乎正在迎来自己的奇点时刻。

井寻

或许未来我们会如此记录2024年正在发生的一切:中国商业航天领域逐步爆发的元年。

9月11日,一个令业内振奋的消息传来。蓝箭航天朱雀三号VTVL-1试验箭十公里垂直起降飞行试验成功。就公开资料图片,本次VTVL-1试验箭顺利完成任务,而在箭体上,“逐梦有招”四个字异常醒目。

万亿起步的市场前景的确令人欣喜,而业内利好消息不断。中国的商业航天,似乎正在迎来自己的奇点时刻。但不可否认的是,志在太空的商业航天,依旧是一个充满“荆棘”与“难题”的行业。

在此之前,SpaceX星舰的几次发射,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是大众津津乐道的话题。向太空进发的人类终极梦想,以一种更公众式、商业化的形态,出现在了公众视野中。

如此背景下,蓝箭航天的阶段性成功代表着什么?而中国商业航天的进展,究竟如何?

商业航天,终上“青天”

蓝箭航天,并非无名之辈。早在2023年7月,蓝箭航天就成功发射升空了朱雀二号——全球首款成功入轨飞行的液氧甲烷火箭。而此次朱雀三号VTVL-1试验箭十公里垂直起降飞行试验成功的意义在于,距离可回收火箭技术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可以说是一枚重量十足的技术砝码。

然而,看似顺遂的个体发展,并不意味着整个行业的顺风顺水。国内商业航天产业链萌生于2015年,在最初的几年中,从业的企业始终处于缺钱、缺人、缺技术的状态,尤其商业航天本就是属于整个航天产业链中技术难度最高、商业价值最大的环节。

这一点,无可厚非。航天技术本就是人类科技文明王冠上最为璀璨的那颗宝石,在此之前往往是由国家主导的尖端项目,对于资金、技术与人才的要求自然远高于普通行业。

而黎明前的曙光已经出现,就目前的行业阶段而言,商业航天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勃发期。《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显示,2023年我国共完成26次商业发射(含拼车和搭载),占全年发射的39%。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作为新增长引擎之一,“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意味着,整个行业完成了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新增长引擎”的华丽转身,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

就市场前景来看,万亿级规模的赛道体量,已成公论。前述蓝皮书数据还显示,中国商业航天在迈过前期的摸索阶段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仅2017年至2024年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预计2024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约达2.34万亿元。商业价值的底盘,又源于航天技术的特殊性。无垠太空中的疆域、资源,充满无限想象力。而航天产业链,又包括火箭、卫星等众多产业,在技术、业务成熟后,其更能转型成为事关民生普惠的基建型行业。

由此观之,蓝箭航天获得的阶段性成果,可以视为当下整个行业发展进程的重要里程碑。而对于关注整个行业的人来说,技术、人才是每个火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构成情况、沉淀壁垒都各不相同,并不具备绝对的参考性和复制性。

然而,商业航天如此令人着迷的原因就在于“商业”的前缀。作为一家企业,其财务模型、商业模式是可供参考的样板。而蓝箭航天,是如何获得资本认可、如何获得资金支持,又是如何拿下业务订单运转自己的商业模型?

火箭上天,需要“商业”引擎

解读蓝箭航天之前,必须先了解当下商业航天的机会窗口。商业航天领域的一个关键特性是“厚积薄发”,要想实现商业化运转的核心前提,是造出可以降低太空探索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大推力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而业内的普遍共识,是至少先达到猎鹰9号的性能水平,进而迈向更广阔的商业发展前景。

坦白而言,目前国内商业运载火箭相关的企业中,只有少数企业实现了液体火箭入轨发射,其中蓝箭航天是唯一凭借自研液氧甲烷动力系统完成火箭入轨飞行的。可以说,目前相关火箭距离猎鹰9号还有一定距离,留给国内火箭企业的发展时间,越来越少。

加速奔跑的前提,是拥有资源。而加速行业、企业商业化进程的关键,在于金融的助力。尤其是技术、人才驱动的火箭企业,在技术方向已经相对透明的当下,更需要金融支持来加速引擎的运转。

以蓝箭航天为例,从2015年发展至今,期间经历过多轮融资,目前已达到E+轮,整体估值超过百亿。其中,仅在C+轮披露的融资金额就达12亿。而其背后的投资团队也相对“豪华”,不乏招银国际、经纬创投等顶级阵容。

而细数其融资链路,商业银行在资金“输血”方面发挥的价值,需要被重新认识。作为商业引擎,银行在金融领域的能力毋庸置疑。细数人类科技史,银行在促进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绝非朝夕之功,特别是对于“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长周期”的商业航天产业,具备耐心的资金“活水”就显得尤为重要。一级市场的确存在所谓的“耐心资本”可以作为资金来源,而对比来说,商业银行可以扮演的角色会更多。

招商银行公司金融总部总裁侯伟荣提到,在促进科技创新方面,商业银行可以提供用于研发、技术改造、固定资产投资等领域的长期贷款;对于已经获得风投资金具备一定抗风险能力的企业,银行可提供国内国际贸易融资、补充流动资金贷款,还可以为这些企业兼并重组等活动提供融资服务;对于贷款难以支持的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企业,招商银行积极联动招银国际、招银金租、招商信诺资管等下属子公司,对接招商局集团旗下投资机构等资金提供方,满足企业股权、债券、租赁融资等多元化融资需求。

蓝箭航天的资方,就有招银国际的身影。据招银国际董事总经理张国勇透露,在招银国际领投D轮融资的2021年,蓝箭航天尚未实现液体火箭朱雀二号的首飞。但整体公司的火箭研制已进入首飞前的关键阶段。“作为头部PE机构,招银国际领投该轮为公司撬动了更多的社会资本”,这一轮融资撬动的资金储备,也成为助力蓝箭航天液氧甲烷火箭首飞前关键试验、下一代回收复用技术开发等的底气。

这源于招商银行的定位使命,以及招银国际的投资理念。一方面招商银行本就是国内较早关注到航空航天的商业银行之一,其2016年起就推动遥感技术在招行的金融业务融合。另一方面,招银国际的风格又对新质生产力抱有善意与耐心。

据悉,科创企业往往具备“两高一轻”的特征,银行授信的传统评审模型往往以企业历史经营数据和财务数据为核心,商业银行需要建立结合科技企业特征的信用评价与风险识别体系,给予科技企业更大的授信支持。

在股权融资之外,在蓝箭航天发展的关键阶段,就通过招商银行获得了数千万元综合授信。除此以外,招商银行更从企业财务规划全视角出发,协助企业对接各类融资渠道,助力企业拓宽融资途径、优化财务结构。增加的银行视角,又能帮助企业及时发现经营问题,摆脱缺乏企业经营带来的不必要损耗。基于这种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金融支持,招商银行成功实现了在动态监测企业经营变化、全面管控风险承担的同时,陪伴企业成长。

不难发现,蓝箭航天的发展历程中,科技创新是引擎,商业模式是底盘,金融服务是燃料。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与商业模式的日臻成熟,为蓝箭航天奠定了成功的基础,金融服务的加持,则为蓝箭航天在各个阶段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来自太空的无限可能性

国家战略、宏观政策、行业热度……多端影响力的叠加之下,商业航天领域处于绝对的爆发期。最为直接的展示,就是不断在增长的太空运力。而伴随着火箭运输能力的不断提升,可以预想到的太空旅游、太空采矿、深空探测等需求正逐渐孕育,事关国家叙事的宏大命题也在展开。

更宏观的视角中,商业航天已成为大国之间博弈的新战场。在商业行为之外,商业航天更是通过商业化运作来推动国家战略实施的一大助力。毕竟如卫星频轨资源等空白领域,是以“先到先得”“逾期作废”规则进行国际协调。自主可控,显得尤为关键。

一个背景是,在2020年,卫星互联网被国家发改委首次纳入新基建范围。而后国内向国际电信联盟(ITU)递交了一份高达12992颗卫星的卫星频谱分配文件申请。其中涉及的GW-A59和GW-2的低轨宽带卫星星座计划。而在宏观动作之外,真正拉开星座组网序幕的,是最近千帆星座一箭18星发射成功。

这意味着,留给火箭企业的时间并不多。

蓝箭航天为代表的火箭企业,需要在两年内验证火箭低成本发射能力,才能拿到入场券。本次蓝箭航天可回收试验的成功,自然是跑步加速的坚实一步。朱雀三号试验箭的箭体上涂装的“逐梦有招”以及英文释义“Chase Mankind’s beliefs”,可以视为招商银行的祝福,又是其以独特方式参与到商业航天产业的某种诠释。

商业银行,在产业发展中能够发挥的价值,进一步呈现。以招商银行为例,其既是科技金融的供给者(资金),也是数字金融的使用者(应用场景)。

“商业航天带来的可能性,与银行金融业务之间的结合点非常多。”据招商银行数字金融发展办公室负责人高旭磊透露,目前招商银行后续计划发射通信卫星、遥感卫星等定制载荷,以此作为其加强自身数字金融能力、持续赋能实体经济的基建。

以遥感卫星为例,其可以进一步取代人力来进行工程类项目的贷前考察、贷后管理,高效解决人力难以触达的难题;而诸如楼盘建设等持续性项目,又能实时跟踪监控实际建设情况。

“我们后续还将探讨更多合作,比如利用通讯卫星构建物联网络。”高旭磊介绍,后续物联网或许可以拓宽到智慧车联、智慧制造、智慧能源、智慧农业、智慧基建、智慧物流等诸多领域,实时回传供应链数据,为银行深耕供应链金融提供有力支撑,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问题。

此前,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在此背景下,如何找准科技与金融结合点,提升金融服务科技质效,成为商业银行做好科技金融、数字金融大文章的重要发力点。

而以科技创新为基因的招商银行,显然已经敏锐捕捉到了这一点。以金融能力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助力商业航天行业发展的同时,也率先开启自身业务创新。成功走出了一条金融助力科技创新、技术重塑数字招行的路径闭环。

“逐梦有招”的背后,是承载着人们对于太空终极梦想的商业航天。在招商银行助力商业航天的逐梦之旅中,探索出的“技术+金融”,又带来了无限想象。

火箭商业航天航天 新浪众测 新浪众测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相关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济南之窗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随着时间推移,许多家庭的厨房设施逐渐老化,木质橱柜频繁出现发霉、变形等问题,而老旧厨电的能效低下、清洁困难也让烹饪成为一种负担。超龄厨房不仅影响使用体验,更隐藏着安全隐患。面对这些痛点,越来越多的家庭意识到,厨房焕新已势在必行。为满足消费者[全文]
    2024-09-19 03:45
  • OPPO K12x新配色海外上市 规格照旧 9月21日开售【CNMO科技消息】OPPO K12x 5G将为印度市场带来新的颜色选项——Feather Pink(羽毛粉)。新的羽毛粉配色将于9月21日晚7点正式开售。除了颜色上的变化,手机的其[全文]
    2024-09-18 03:46
  • “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比我们学会如何在网上循规蹈矩更快。”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Ghost Ship Games 首席执行官索伦・伦加德(Søren Lundgaard)面带微笑。五颜六色的气球挂满了办公室,员工在为他们的首部作品《深岩银河》(D[全文]
    2024-09-18 03:38
  • 快科技9月14日消息,易车基于2024年1-8月乘联会数据整理了车型销量TOP20榜单。从榜单可以看出,比亚迪秦PLUS以32.38万辆夺冠,同比增长16.8%。比亚迪秦PLUS家族去年爆卖45.5万辆,成为中国紧凑型轿车的销量冠军,甩开了[全文]
    2024-09-15 03:50
  • 小米汽车SU7选装配置升级 工信部公布第387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变更扩展公示,小米汽车SU7 Max可选配19/21英寸运动轮毂,与SU7/Pro相比,选装不同外观轮毂的数量有所增加。车窗框装饰条、不同外观后视镜、黑色徽标[全文]
    2024-09-15 03:49
  • 封面新闻记者 付文超中秋节来临,以月饼、茶叶、大闸蟹、红酒为代表的中秋四件套,却齐刷刷降价了。9月14日,根据多名业内人士消息,这四个品类的市场价格,同比下降均超10%。其中,月饼降价幅度最大。市场调研发现,有去年售价168元的月饼礼盒,今[全文]
    2024-09-15 03:42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4 by 济南之窗 jn.sczixu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