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印度的广阔市场和人口红利还在,中国企业就还有机会。”
图片来源:图虫在印度的中国手机厂商正在经历最艰难一年,这几乎是所有相关从业者的共识。
去年四季度以来,印度各部门开始以各种名义轮番搜查中国手机厂商,措施包括限制员工签证、查税、冻结资产、犯罪调查等。
小米是被搜查的重点企业之一。暨今年1月被勒令补缴约8800万美元的进口税之后,小米印度公司于4月再遭印度执法局查扣7.25亿美元现金,查扣理由是向中国不当转移现金。此外,vivo、OPPO也在今年7月先后遭到印度税务部门调查,被指控逃税,涉及金额数十亿人民币。
与此同时,印度手机市场容量也在缩水。根据Canalys公布的报告,2022年第二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3640万部,与上一季度相比下降了5%。在前五榜单中,中国手机厂商的份额占比达到67%,但相比于去年74%的同期份额有所下降。
报告称,由于需求下降和政府对中国制造商的审查,第二季度厂商层面的活动仍然低迷。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率降低了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厂商也在努力弥补其运营成本。
“无论是从销量还是盈利角度来说,今年都是最难一年。”一位中国手机厂商在印员工向界面新闻表示,高端机在印度需求乏力,而在中低端机市场,为了能更快清库存,今年的价格战都比往年更疯狂,也导致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低。
部分厂商已经有所收缩。荣耀CEO赵明曾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荣耀印度团队已经撤出。不过,目前荣耀在印度仍有合作伙伴,并开启了相关业务,同时印度市场保持了盈利,未来荣耀会采取非常稳妥的方式在印度市场开展业务。
另一位在印手机公司员工也表示,一系列打压措施的确对日常经营造成较大影响,且限制签证等行为仍然没有改善迹象,其公司印度分部的员工数量只有高峰期的十分之一。目前,中国厂商正在按照当地政府要求进行合规性整改,以及合规性的沟通和界定,并持续观望政策形势。
印度限制中国手机厂商背后有多重因素。一位长期关注印度手机行业的人士将其总结为:经济因素为基础,政治因素为主导,产业升级为借口。
他补充说,印度营商环境对外资而言始终不算友好,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等多家外资车企相继退出印度市场就是一个例证。在印度政府改变经济政策时,本土中小商贩及寡头财团往往是被保护的对象,外资则首当其冲被调整,而目前手机行业是少数在印度仍成规模的外资为主的产业。
一种猜测是,印度要通过打压中国厂商来扶持本土手机产业。但多名接受采访的人士认为,由于核心供应链仍然依赖中国,印度品牌在管理经验、技术水平、产品能力上也显然落后于中国厂商,几乎很难产生威胁,短期内崛起的可能性很低。
市场数据也证明了这种观点。尽管中国品牌所占份额下滑,Micromax,LAVA等印度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也未见增长,仅为2%。中印越电子(手机)企业协会秘书长杨述成表示,如果中国手机份额下滑,最后的结果会是三星一家独大,这也不是印度想看到的局面。
2020年,印度启动了PLI(Production Linked Incentive,生产挂钩激励)计划,提供一系列财政激励措施支持电子制造业等14个关键行业的发展,鼓励本国企业在印设立或扩大生产规模,以削弱对中国制造的依赖。
不过,杨述成表示,目前向东南亚转移的更多是一部分中国过剩产能,比如组装产线、贴片、充电器等,核心供应链如摄像头、PCB光板等仍留在中国。
此前据报道,印度正在计划限制中国手机厂商出售价格在12000卢比(约合150美元)以下的设备,从而助推印度国内逐渐衰弱的本土手机行业。据Counterpoint报告,150美元以下的智能手机占印度2022年二季度手机销量的三分之一,其中高达八成被中国企业占据。
上述员工称,如果该计划落地,中国手机厂商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在印度的手机厂商中,传音将近90%以上的销量都处于150美元以下价位,所受到的破坏可能是崩盘性的;其次是小米和realme,150美元以下机型占比近一半。
但多位接受界面新闻采访的人士分析,中国厂商无需过度慌张,这一计划是否会真正执行仍然有待观察。
“大概率属于议员放风,距离落地还有比较长的距离。”前述员工表示,几乎所有外资厂商都在关注印度当局的举措,没有正当理由的限制进口对任何外资都是隐雷,会产生连锁影响,比如影响到国际投资环境对印度的评级,最终砸的是印度自己的饭碗。
杨述成称,就目前了解的情况看,大部分中国企业在印度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布局仍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因为尚未动到根基。“只要印度的广阔市场和人口红利还在,中国企业就还有机会。”
电子消费